入山見梨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>入山見梨>>正文


【梨山物語】大梨山的高山獵人: 泰雅族如何在雲端築夢?

作者:AgileCross 來源: 發布時間:2025-04-10 點擊數:96

大梨山的高山獵人: 泰雅族如何在雲端築夢?

大梨山地區由梨山、松茂、新佳陽、環山四個部落組成,是泰雅族人為了適應環境和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,逐漸遷徙至此,最終形成了這些部落。

這裡是泰雅族遷徙史的經典印證,更是一張有溫度的文化地圖。

泰雅族遷徙的靈魂印記:依賴獵場、水源和地形特徵

每一座山頭、每一條溪流,都是他們族群記憶的活檔案。想像一下,一群泰雅族獵人像是腦中內建「山林中的Google Maps」一般,精準地閱讀地形密碼。

每一次的遷徙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生存藝術:選擇穩定的水源、評估地形的防禦性、預測獵場分佈和森林資源。泰雅族人的遷移路線,絕非隨機。

泰雅族選擇的傳統聚落海拔高度集中在1,200至1,800公尺之間,他們知道哪裡有水源,哪裡有獵物,哪裡適合搭建臨時居所。這種與自然深度連結的智慧,遠比現代GPS還要精準和深奧。

泰雅族的狩獵文化:獵場成為現今梨山的私密景點

泰雅族是以狩獵為主的民族,高山林間遍布他們的獵場。狩獵不僅是求生的方式,更是一種維繫社會結構與文化傳承的行為。男子成年後,需學習辨識獵徑、製作陷阱、使用弓箭或獵槍,並通過狩獵考驗,方能獲得部落的認可。

在大梨山地區,許多步道過去都是泰雅族的狩獵獵場,保留了非常完整的生態,並且擁有多元豐富的景觀,可說是梨山的秘境景點!

例如「蒐鹿步道」,曾是松茂部落的獵人經常出沒的獵場,如今則是健行者體驗泰雅狩獵文化的絕佳路線。

在環山部落旁的「獵人步道」,過去是泰雅族獵人穿梭山林、追蹤獵物的重要通道。這條步道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自然景觀,沿途可見高聳的冷杉與楓樹,空氣中瀰漫著濃厚的森林氣息。

梨山部落的「希利克步道」,原本是獵人追蹤獵物的秘徑,如今成為旅人探索泰雅文化的經典路線。

獵人步道指引.jpg

獵人步道1.jpg

獵場變家園:半穴居建築

來到大梨山,你一定會好奇:泰雅族的祖先是怎麼在這麼高的地方生活的?這裡冬天冷得要命、地勢又陡,蓋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!

由於長期在高山環境中生活,定居大梨山後,泰雅族將原本的狩獵場轉變為家園,發展出獨特的聚落文化。他們的建築形式也因應氣候與地勢而發展出獨特風貌。

目前在大梨山地區,仍可見到少數的半穴居遺址,這種建築形式是利用山坡地形,將房屋部分嵌入地下,不僅有助於保溫,還能抵禦強風與野獸的侵襲,然後再用木頭、茅草或樹皮搭建屋頂,形成半地下式的家屋。

這樣的設計能夠有效抵禦寒冷的山區氣候,也反映了泰雅族適應環境的智慧。與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地穴屋極為相似,顯示出高山民族在不同地區,都發展出類似的生存智慧。

如今,在環山與佳陽部落一帶,仍有學者與部落耆老努力保存這些傳統建築的遺跡,讓人一窺泰雅族傳統生活的樣貌,感受泰雅人的智慧建築!

獵人步道2.jpg

雲端築夢:

下次當你來到大梨山,不妨停下腳步,看看這些座落在高山中的泰雅部落,想像數百年前,獵人如何在這裡定居、狩獵、築夢。

這不只是一場旅行,更是一次文化穿越。當我們理解一個地方的故事,我們也成為這片土地的一部分。

你準備好來大梨山,走一場真正有故事的旅程了嗎?

劉時棟 梨山晨曦 油彩畫布.jpg


劉時棟 梨山晨曦 油彩畫布

圖片來源:

https://taichung.culture.tw/taichung/zh-tw/seaportartcenter/660007

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





文章錄入:Michelle 責任編輯:Michelle